在新疆中泰的发展蓝图中,“创新创效”四个字多次被提及。作为区属大型国有企业,新疆中泰正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秉承“开放协同”“创新引领”“共创共享”的理念,多路径推动高质量发展。而创新创效,则是众多实践路径中的关键一环。
核心技术是买不来、要不来的,唯有依靠自主创新,才能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在“新中泰 再出发”系列成果集中发布暨焕新发展大会上,一系列创新创效成果的发布,向外界全景展现了新疆中泰依托科技创新,正不断向“成为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化工棉纺产业集团”的愿景靠近。
翻开新疆中泰的创新成绩单可以看到,2025年上半年集团研发投入实现新高,30余项新产品开发与试生产圆满完成,PB1000树脂月销量持续提升;R1069在风电叶片领域保持稳定供应,销量同比大幅提升;氯醚树脂开拓防腐涂料新领域,销量同比提升近16%;棉纺产业聚焦终端纺织品,成功拓展市场,为完成全年经营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这些数字背后,是科技创新体系的持续发力。库尔勒纺织WMS智能仓储系统让“人、机、系统”无缝协同,圣雄能源《制造业企业质量品牌体系化建设研究与推广应用》项目成功入选自治区首批“雨露”培训计划;华泰公司升级液碱产品,优化PVC专用料配方,拓展膜材、高透材料、电缆料等专用料市场,有效提升产品附加值;中泰金富成功研发气流纺低捻高速纺杯新技术让纱线品质实现跨越式提升,新疆中泰各产业平台共同搭建出涵盖化工新材料、功能型树脂、差别化纤维的研发矩阵。
在化工领域的核心技术攻坚上,新疆中泰展现出了非凡的坚韧与执着。瞄准催化剂、国产离子膜等对生产过程至关重要的领域,全力展开攻关,成功为PVC 生产装上了自主可控的“自有芯片”,打破了长期以来的技术垄断困境,大幅提升了企业生产的自主性与安全性。以PVC生产为例,在未实现国产离子膜替代进口之前,企业不仅要花费高昂的价格购买进口离子膜,而且在供应上时常受到限制,生产的稳定性难以保障。如今,随着国产离子膜技术的攻克与应用,这些问题迎刃而解。托克逊能化高性能树脂分公司电解车间主任戚瑞松说:“相较于进口产品,国产离子膜工艺适配性强,在价格和后期维护方面优势明显。今年我们在离子膜采购成本上预计可以节省数十万元。”
在BDO催化剂、进口核心部件等方面,新疆中泰积极与国内科研机构、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同样取得了重大突破,部分成果已实现产业化应用。在美克化工BDO生产现场,装置在国产化替代助剂的燃烧下焕发出强劲动力,通过创新,公司在装置产能优化、成本控制及自动化增效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BDO加氢催化剂运行周期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在“2+2”产业布局的引领下,新疆中泰将科技创新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大力推进产品差异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上半年累计申请专利85项,重点在纸浆替代、无汞催化剂、太空芦竹纤维、BDO加氢微反应等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纸浆替代率超过70%,太空芦竹也在试验田中长势喜人。
绿色发展始终是新疆中泰科技创新的重要课题,新疆中泰积极构建了从产品研发、生产到销售、使用及回收处理的全生命周期绿色技术体系。今年投产的百万吨甲醇项目便是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例证,该项目实现100%核心工艺包和关键装备国产化,做到了热能完全回收利用,污水零排放,不仅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为当地的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
新疆中泰用一个个鲜活案例证明炒股加杆杆的平台,创新不是遥不可及的高精尖,而是融入生产中的每一处细节。在创新引领的这条路上,新疆中泰既有仰望星空的勇气,更有脚踏实地的定力,稳扎稳打,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上阳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